深入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精神內涵及影響(新職教法一周年)

時間:2023-05-04 查看:60

文章摘要: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圍繞發展職業教育的核心,其精神內涵體現為五個基本點,即類型定位、多樣性、融合融通、確權和放權、高質量發展,這也將給職業教育帶來五個方面的轉變。

2022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歷經十四年的修訂,來之不易,恰逢其時,特點突出,意義深遠。為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的通知》精神,更好地宣傳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服務職業教育系統工作需要,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員牽頭組織參與修訂工作的專家學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職業學校管理者等40多位專家、領導,以專家立場、專業角度撰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導讀》一書。

正值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一周年之際,本文節選了本書第二篇《〈職業教育法〉修訂歷程及新法內涵與影響》。該篇為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邢暉研究員對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的精神內涵及影響的解讀,有助于學習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圍繞發展職業教育的核心,其精神內涵體現為五個基本點,即類型定位、多樣性、融合融通、確權和放權、高質量發展,這也將給職業教育帶來五個方面的轉變:從層次到類型、從單一到多元、從封閉到通達、從統一到下放、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

基本點之一:明確類型定位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體現教育的共同規律,又要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的個性特征。一是性質類型定位,“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二是人才培養類型定位,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三是素質規格定位,職業教育培養“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四是功能價值定位,職業教育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五是培養模式定位,“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堅持面向實踐、強化能力”;六是實施機構定位,職業教育一體兩翼,即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明確,意味著職業教育更多地從層次說走向類型論。而這對未來產生的影響至少有五:①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將會出現較大的量變和質變;②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現象將有所改善,人才比例將會增大,人才結構更加合理;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內容和模式更加清晰,技術技能人才的素質更高;④職業教育對支撐技能型社會和建設現代化國家更有利,貢獻度更大;⑤職業教育地位和社會認同度會有顯著提升,與普通教育的差距會逐漸減小。

基本點之二:體現多樣性

一是實施主體齊心協力。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六條規定:“職業教育實行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這體現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舉辦的發展模式。

二是管理體制齊抓共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從國務院、教育部及其他部門、省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等四個層面,系統全面地規定了各級各層在職業教育管理中的職責。第八條規定:“國務院建立職業教育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國務院規定的職責范圍內,分別負責有關的職業教育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明確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職業教育具體工作職責,統籌協調職業教育發展,組織開展督導評估?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溝通配合,共同推進職業教育工作。”

三是辦學體制層次多元。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九條規定“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推進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強調“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規定“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參與、支持或者開展職業教育”。

四是投入籌資多種渠道。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六章職業教育的保障”共九條,其中有七條涉及經費,明確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金融機構、境外組織等“多種渠道依法籌集”的經費籌措原則,涉及生均撥款、公用經費、 財政專項、社會捐贈、地方教育附加、失業保險基金、職工教育經費等有關規定,還提出了“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規定。“第七章法律責任”則規定了職業教育各方主體誰違法必被問責罰處。

五是發展舉措多管齊下。建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協調機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對外交流與合作制度,學分銀行,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中國特色學徒制,職業技能競賽,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考試招生制度,就業創業促進機制,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行業組織、企業和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制度,等等。

六是教育教學模式多樣。一方面,地方為主必然各地不同。東部、中部和西部,省屬、地市屬和縣市級所屬,政府、行業和企業辦學,國家改革創新高地、部省共建和其他,區域模式、行業模式、企業模式、學校模式等,肯定呈多種多樣、各有精彩之勢。另一方面,學校自主辦學必然百花齊放。公辦和民辦,中職、職業?坪吐殬I本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專業,示范校、雙高校和非雙高校,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人才評價模式等,無疑會異彩紛呈。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體現出的多樣性預示著未來職業教育的體制和發展模式必然從單一走向協同和多樣。職業教育的舉辦、實施、管理、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各主體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協同作戰,同頻共振,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地位會更加突出;職業教育的活動平臺和事業舞臺會更加寬廣,學校和培訓機構、管理部門,以及行業組織、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社會團體都會更加發光發熱;東中西部、各省各地、改革創新高地等區域模式會更有特色;中高本職校、雙高雙優、不同專業的各級各層職業學校會各有不同、各有光彩。

基本點之三:具有融合融通性

在現代職業教育內涵中,融合融通性最重要的是體系融通。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在第十四條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作了非常清晰的規定:“國家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產教深度融合,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貫通,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般來說,體系是由兩個及以上要素(或子系統)組成的,各要素(或子系統)之間有著內在的有機聯系。這里提到的職業教育體系具有六個特征:①職業教育與外部經濟社會的主動適應性;②教育鏈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有機銜接、深度融合;③學校職業教育與社會職業培訓并舉并重和互通;④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兩個類型的相互融通;⑤職業教育自身層次結構(中等—高等?—職業本科及以上)的有效銜接和貫通;⑥職業教育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來講,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并非是封閉、單一、固化的,而是四通八達、開放立體、相互融通的。

此外,融合融通性還表現在:①“產教融合”,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確定了這兩個特定的概念;②“校企合作”,在中國特色學徒制、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組建職業教育集團、開展訂單培養、聘任兼職專業課教師、設置大師工作室、吸納企業參與評價,以及職業學校的招生就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15個方面建立協作機制;③“學分銀行”,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學分、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④普通學校開展職業教育,“進行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勞動教育”;⑤貫通招生和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在有關專業實行與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貫通招生和培養”,高等職業學校可以“采取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學生”;⑥“持證從業”,學業證書、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為受教育者從業的憑證;⑦“職普平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

未來職業教育體系及要素間的融合度和通達性會更好,必然從長期以來的斷裂和封閉走向銜接和通達。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學徒制、產業學院、混合模式更實用、有效;教育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有機銜接,“四鏈”更緊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內容、模式和路徑更多更合理;職業教育各層次間銜接貫通渠道更暢通,職業本科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增長點;職業教育的高考制度更加完善,賽道人數越來越多;學分銀行、成果互認、學歷證書的轉換體系更要健全。

基本點之四:確權和放權

首先是確權。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在職業教育治理模式、實施體制、管理主體等,以及按層級劃分、類別劃分、責權劃分等,都作了更加明晰、更加全面的規定。一是實施體制的確權。“職業教育實行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二十四個字說清楚了“五大辦學主體及職責”,即政府、行業、學校、企業、社會多元辦學、各行其職;強調了政府主導,國務院統籌,各級人民政府納入規劃,整體部署實施;強調了分級管理和地方為主、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關系、行業的指導作用和社會的廣泛參與。二是管理主體的確權,主要包括四個層次:國務院領導協調機制,教育部門的統籌規劃責任、其他相關部門的各行其職,以及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區域領導、統籌、督導、評估的主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配合。

其次是放權。除了明確責權之外,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還體現著“放管服”的治理理念,明確適當放權是一大亮點,具體表現在:①地方主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明確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職業教育具體工作職責,統籌協調職業教育發展,組織開展督導評估”;②企業主體,明確企業是重要辦學主體,可以辦學校和培訓機構,要深度支持參與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深化校企合作;③學校自主,職業學校依法具有設置專業、選用或者編寫專業課程教材、設置學習制度和安排教學過程、調整修業年限和實行彈性學習制度、選聘專業課教師等自主權;④師生主人,增加的“第五章職業教育的教師與受教育者”共十條,五條專門指向作為教育和學校第一資源的教師,就其地位、素質要求及隊伍建設作了保障和激勵性規定,另外五條專門針對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的受教育者作了責權的規定和保障,比如學生實習安全保障、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的公平待遇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確權和放權的結果是舉辦和管理體制從更多的“統”走向更好的“放”,未來職業教育將形成“地方為主、學校自主辦學”的新格局。國家及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規劃、協調作用更加突出;地方領導、統籌、規劃、協調的權力、地位更加強化;項目地方主責,職普分流比例、時段、方式、舉辦本科等關切問題權力下移;學校自主權加大,“放管服”“管辦評分離”的治理結構更為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加強;學生的實習更加安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的機會更加公平。

基本點之五:突出高質量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開宗明義提出了本法宗旨“為了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表明“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職業教育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目標追求與發展方向,通篇貫串著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及內涵發展的關鍵要素。一是強調標準。職業教育結合職業分類、職業標準、職業發展需求,制定教育標準或者培訓方案,完善職業教育教學等標準。行業組織等參與制定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和相關職業教育標準;國家制定職業學校教職工配備基本標準;職業學校明確實習實訓內容和標準;基于職業教育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二是重視專業。有關部門要組織制定、修訂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大力發展先進制造等產業需要的新興專業”,“加快培養托育、護理、康養、家政等方面技術技能人才”。三是重視教材。有關部門要宏觀管理指導職業學校教材建設;行業組織、企業等“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教材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納入職業學校教材,并可以通過活頁式教材等多種方式進行動態更新”。四是強調信息技術網絡課程。“支持運用信息技術和其他現代化教學方式,開發職業教育網絡課程等學習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和學校管理方式,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融合應用。”五是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組織相關部門“根據區域或者行業職業教育的需要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六是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七是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加強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培養培訓,鼓勵設立專門的職業教育師范院校,支持高等學校設立相關專業,培養職業教育教師;鼓勵行業組織、企業共同參與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同時,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還規定:“產教融合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應當安排一定比例的崗位,接納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教師實踐。”八是完善質量評價制度。“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應當突出就業導向,把受教育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作為重要指標,引導職業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九是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十是支持高水平職業學校、專業建設。這表明目前和今后的相當一段時期,高等職業學校的“雙高”建設、中等職業學校的“雙優”建設納入了法治化的范疇。

未來一段時間,職業教育仍面臨著從外延數量向內涵質量轉型的挑戰:存在規模和數量及職普結構性偏失的困境、校企合作困難、師資供給局限性、生源質量不理想、辦學條件顯著不足、升學和就業的職業教育特色與競爭優勢不明顯、社會認同度和吸引力不強。這些問題的解決并非一蹴而就,高質量發展才剛剛起步,需要長期克難攻堅。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為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指引、規范依據和發展空間。

本文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導讀》第二篇《〈職業教育法〉修訂歷程及新法內涵與影響》,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本文關鍵字:職業教育
標簽 職業教育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片A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欧美在线,99视频1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