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從小對于烹飪感興趣的徐宇昊同學,跟隨哥哥的腳步,來到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開始廚師夢的實現。
姓名:徐宇昊
年齡:17歲
專業:廚王全科班
來校前學歷:初三
在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的實訓教室里,灶火燃起的聲音與鍋鏟碰撞的節奏交織成獨特的晨曲。在氤氳的煙火氣中,身著雪白廚師服的徐宇昊正專注地調整著干燒魚的收汁火候。這個來自延安的17歲少年,正在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的廚王全科班開啟他的人生新篇章。
從“吃不好”到“做得好”:
美食夢的覺醒時刻
“初中住校時,食堂的菜總缺了點兒鍋氣。”徐宇昊擦拭著刀具回憶道。正是這段經歷,讓這個陜北少年萌發了“自己動手”的念頭。每到周末回家,他總愛鉆進廚房,跟著母親學做臊子面、洋芋擦擦。鍋臺邊升騰的香氣,漸漸勾勒出他心中的職業輪廓。
哥哥的飯店,照見未來的可能性
初中畢業后,徐宇昊毅然進入當地一家酒店的后廚工作。然而,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工作中,他發現:“師傅們忙著備菜,系統的烹飪技法根本學不到。”這個清醒的認知,讓少年把目光投向了更專業的平臺。當看到在新東方畢業的哥哥把飯店經營得紅紅火火時,這個陜北家庭的“廚藝基因”,終于找到了傳承的沃土。
廚王班的“十八般武藝”
兩個月解鎖三十道硬菜
“來校兩個月,我已經掌握了干燒魚、紅燒魚、辣子雞、回鍋肉、水煮肉片這些宴席硬菜。”說起學習成果,徐宇昊的眼睛亮了起來。在“理論+實操”的特色教學體系中,他不僅系統掌握了刀工、顛勺、火候控制等基本功,更通過每日新鮮的食材供應,實現了從“紙上談兵”到“真槍實彈”的跨越。
“這里的灶臺就像魔術臺。”他指著教室里的現代化設備介紹道。專業的中餐實訓室里,設備一應俱全,灶臺、鍋具、調料架排列整齊,干凈整潔又充滿專業氣息。在老師的“手把手”指導下,這個曾經的廚房小白已能熟練完成從原料處理到擺盤裝飾的全流程,每一道菜都做得有模有樣。
廚王班的“十八般武藝”
兩個月解鎖三十道硬菜
“來校兩個月,我已經掌握了干燒魚、紅燒魚、辣子雞、回鍋肉、水煮肉片這些宴席硬菜。”說起學習成果,徐宇昊的眼睛亮了起來。在“理論+實操”的特色教學體系中,他不僅系統掌握了刀工、顛勺、火候控制等基本功,更通過每日新鮮的食材供應,實現了從“紙上談兵”到“真槍實彈”的跨越。
“這里的灶臺就像魔術臺。”他指著教室里的現代化設備介紹道。專業的中餐實訓室里,設備一應俱全,灶臺、鍋具、調料架排列整齊,干凈整潔又充滿專業氣息。在老師的“手把手”指導下,這個曾經的廚房小白已能熟練完成從原料處理到擺盤裝飾的全流程,每一道菜都做得有模有樣。
舌尖上的傳承:新東方的三重滋味
“班主任總說‘好廚師要眼觀六路’,現在我切菜時都會注意操作臺的整潔規范。”談及校園生活,徐宇昊細數著成長點滴:同學間互相試菜時的真誠建議,老師認真細致的指導,還有每月技能考核帶來的飛速進步。更讓他驚喜的是學校特有的“味道傳承”——八大菜系大師定期駐校授課,讓他這個陜北娃見識了淮揚菜的刀工之美、粵菜的鮮之本味。
未來可期:讓陜北味道香飄四方
當被問及職業規劃時,少年靦腆而堅定地說:“我想先跟著老師把八大菜系學透,畢業后回延安開一家融合創意菜館。”看著校園里“幸福的味道,新東方制造”的標語,他正在把哥哥的成功故事續寫成更精彩的篇章。
在這個充滿煙火氣的校園里,每天都有數百個“徐宇昊”在灶臺前書寫青春。他們手中的炒勺翻飛間,不僅翻炒出食材的鮮香,更烹煮出中國餐飲文化的未來。正如徐宇昊實訓服上那句“明德尚能、知行合一”,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正以匠人之心,培育著新時代的廚界生力軍,傳承著烹飪技藝與匠心精神。